Thursday, January 14, 2021

琴緣 (Guqin)

古琴


琴的介紹

 

維基百科 對琴的簡介如下:

 

古琴,原稱,又稱瑤琴玉琴五弦琴七弦琴,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,有三千年以上歷史,屬於八音(金,石,土,革,絲,木,, 竹)中的絲。古琴音域寬廣,音色深沉,餘音悠遠。自古「琴」為其特指,於19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,初為五弦,漢朝起定製為七弦,且有標誌音律的13,亦禮器和樂律法器

是中國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「士無故不撤琴瑟」和「左琴右書」之。位列四藝 琴棋書畫」之首,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,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,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。


琴的故事


琴雖曲高和寡,撫琴者不多,但一般人對琴並不生疏。成語‘知音之遇’ 的就是春秋戰國時代,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。 伯牙在漢江邊撫琴, 巧遇鐘子期。 伯牙心想高山,子期:‘巍巍乎若高山’。伯牙心想流水,子期說:‘洋洋兮若江河’。兩人志趣相投,成了莫逆之交。子期死後,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,就斷弦破琴,終生不再撫琴。

 

有關古琴最膾炙人口的故事,恐怕是‘三國演義’中的‘空城計’。 諸葛亮帶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。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往西城殺來。城中老弱殘兵不過千百人。孔明令大開城門。 每一門前用若干軍士,扮作百姓,灑掃街道。自己則帶小童二人,攜琴一張上了城樓,憑欄而坐,焚香撫琴。司馬懿恐有埋伏,不敢冒進而退。有道是瑤琴三尺勝雄師。

 

我也喜歡金庸的‘笑傲江湖’。 衡山派的劉正風和日月神教的曲洋是音律知音。劉正風吹蕭,曲洋撫琴。奈何正邪如水火,誓不兩立,無法相容。 縱使劉正風想金盆洗手,離江湖,和曲洋共享音律之樂, 也難了心願。金庸對劉正風和曲洋的琴簫合奏有動人的描述。

 

小時聽母親過,外祖父一生愛琴惜琴。書房裡掛了許多張心愛的琴。 老人家出殯之日,蓋棺之際,家人忽想到應有張琴與他殉葬,立即遣人去書房,摘下一琴。放入棺時,翻琴一看,此琴名叫‘伴吾’。

  

琴譜


古琴琴譜和西洋樂譜,大不相同。紅樓夢中賈寶玉誤以古琴譜為天書。古琴譜又名減字譜,相傳為唐末曹柔所創。  減字譜上方紀錄左手指法和所按徽位; 下方紀錄右手指法和所彈,按之弦。另有許多註解,用來標示音的細微變化。



古琴譜


古琴譜


近年來,無論是大陸或台灣,古琴教學,除用減字譜外,還會加上五線譜或簡譜。對學習新曲,幫助不少。


減字譜加五線譜和簡譜


我的琴緣


母親娘家注重古琴琴藝。母親和她的兄弟姊妹多能撫琴。 小時經常聽她彈奏。 我也曾學點皮毛。攜帶古琴來美時,因包裝不嚴謹,  琴的護軫斷裂。雖不至影響到琴音,卻不知從何修補。加上求師無門,無法繼續學琴。 這古琴在儲藏室一立四十餘寒暑。

 

經過台北古琴學會的推薦,和姪女黃以任的幫忙聯繫,程惠德老師答應幫我修復古琴。 程老師數十年來致力於古琴的製造,修護,教學和推廣。2017 年十月,我抱著琴回台灣。 老師花了五個星期的時間,以傳統的方法和材料,將這荒廢了近半世紀的老琴,恢復原本的風華。老師也順便指點我學個簡易的曲子。我感激莫名。

 

回美後,我曾參加過兩期鄰城王女士的古琴班。2018年五月,開始受教於舊金山的葉先生。古琴曲,多為伴吟古詩詞而譜。  日日撫琴,目灠優美動人的詞句,耳聞淳厚和祥的琴音,令人心平氣和,也為簡單平凡的生活,增添些微雅緻。



尋根


2019年春天,表弟章誼舉辦黃家(母親娘家)尋根聚會,以慶祝外祖父黃復初先生一百五十歲壽辰。參與盛會的共五十五人, 來自九個國家和二十一個城市。 與許多素未謀面的親人歡聚一堂,緬懷先人創業維艱, 品嚐家鄉的美位烹調,人間樂事不過如此。


黃家子孫


Isabella 彈奏’歸去來辭’

每到一處,表弟妹Isabella(七舅的媳婦)撫琴,以一曲陶淵明的【歸去來辭】祭祖。


【歸去來辭】是母親的至愛,小時經常聽她彈奏。Katherine 也說,他的父親(我的六舅)也深愛此曲。經常彈奏,印象極深。數十年前,母親的兄弟姊妹,因戰亂連年而天各一方。 縱使機遇成就不盡相同,卻心繫一曲 – ‘歸去來兮,田園將蕪胡不歸?’







 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